委拉斯凯兹-西班牙杰出绘画大师
迭戈·德·席尔瓦·委拉斯凯兹(diego rodriguez de silva velazquez 1599-1660), 又译委拉斯贵支,是17世纪上半叶西班牙杰出的绘画大师,巴洛克式画家,也是西班牙具有贵族威严的绘画巨匠。他24岁入宫,成了腓力四世的宫廷画家。但是,他的艺术并没有因身在宫内而受到束缚,他不仅画君王、王后、王子、公主,也画乞丐、侏儒、白痴和无权无势的朋友;他不仅画《圣经》主题,也借希腊神话主题画风情画、风俗画和人体画。代表作品有《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宫娥》等。
1、教皇英诺森十世像
委拉斯凯兹 西班牙 1650年 油画 140X120厘米 罗马利来-庞斐利画廊
《教皇英诺森十世》或许是委拉斯贵支最为杰出的一幅肖像,画面中的人物是1644年登基的罗马教皇。在当时人的笔记中,这位教皇似乎从来就没有给人们留下过美好的印象,甚至他还被认为是全罗马最丑陋的男人。据说,他的脸长得左右不太对称,额头也秃秃的,看上去多少有点畸形,而且他的脾气也是暴躁易怒。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难看而阴郁的人,在委拉斯贵支笔下却成为一个绝佳的描绘题材。1650年,委拉斯贵支再次来到意大利,为教皇留下了这幅珍贵的肖像。画家选择了教皇正襟危坐的情景,这与他的身份很相称。整幅画面采用了单纯的色调,看上去如同一曲红色的变奏。肉红色的皮肤、血红色的嘴唇、闪着缎面光泽的主教披肩、头顶的小红帽、座椅靠背上的红色天鹅绒、暗红色的背景,这一切营造出了一种奇异的效果,让人觉得如果主教张开嘴,那么他的唾液也一定会是红色的。透过紧锁的眉头和直逼向我们的眼睛,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大胆去猜测他的性格:敏感、狡黠、阴险、毒辣……事实上,当画像最终完成的时候,教皇多少有些尴尬地不置可否,他虽然收下了作品,但却没有将它摆放出来,面对这张举世闻名的杰作,他本人只做了一句评价:“实在是太像了!”
2、宫娥
委拉斯凯兹
1656年 318×276厘米 藏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宫娥》这部作品是委拉斯贵支1656年作的,是一幅有着风俗性特色的宫廷生活画,它展示了宫中的日常生活,在宁静的宫廷中,委拉斯贵支正在为国王夫妇画像,这一对夫妇的形象在对面的一块镜子中反映出来,就在这个时候,小公主马格丽特突然到来,引起了人们的一阵忙乱,她的出现,好象是平静的水面投下了一块石子,打破了原由的平静,激起了镇镇涟漪,宫娥正在为公主下跪贡献食物,另外一个在为公主提裙礼,周围还站着一些随从和侏儒,在背景上有一扇门打开着,光线从门口射入,在门口站着一个宫中的侍从,正在注视着室内的情景。只有委拉斯贵支是冷静的,但他好象并没有发现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仍然在专心的画画,这恐怕也是委拉斯贵支比较可靠的一个自画像,面部表情严肃,显示出郁郁寡欢的样子。这幅画有两个特点,一是它具有风俗性的特色,从生活的情趣出发来描写宫廷中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生活在宫廷里的人们并不快乐,他们受着枯燥礼仪的拘束,连高贵的小公主也是这样,她失去了儿童应有的天真,也必须保持仪态的摆出一种矜持的姿势,另一个特点,画家打破宫廷肖像固有的原则,并没有像传统绘画那样把国王夫妇摆在画面的中心,而是把他们放在一个次要的位置,这样的构图是很大胆的,多少有一点随意性,他的这种做法是宫廷肖像画的一种改革,画面上的人物不在是呆板的排列在一起,而是尽量处在自然的状态之中,从门及侧面窗子射近来的自然光运用的很出色,光线均匀的散布在室的每一个角落。这幅作品就艺术性来说,无疑是一幅很出色的作品。
3、
小公主 委拉斯凯兹 西班牙 1659年 布面油画 127x107cm 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博物馆
4、
纺纱女 委拉斯贵支 油画 1657年 220×289厘米 藏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5、
布列达的投降 委拉斯贵支 油画 1635年 307×367厘米 现藏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6、
卖水的人 委拉斯贵支 布面油画 1623年,107×81厘米 伦敦惠灵顿博物馆藏
7、煎鸡蛋的妇人
1618年,101×120厘米 爱丁堡爱尔兰国立美术馆
8、
菲利普四世像 委拉斯贵支 西班牙 布面油画 1652年 47×37.5厘米 维也纳美术史博物馆
9、
马背上的奥利瓦雷斯伯爵公爵 委拉斯贵支 布面油画 1635年 313X239cm 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委拉斯贵支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