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雅-西班牙浪漫主义画家
弗朗西斯科•德•戈雅(Fraycisco de GoyayLucientes 1746年3月20日-1828年4月16日),出生于西班牙北部阿拉冈省萨拉戈沙附近的芬德托尔斯 ,是西方美术史上开拓浪漫主义艺术的先驱。早期喜欢画讽刺宗教和影射政府的漫画,贪婪的修道士,偷盗,抢劫,接生婆,全部被他画成魔鬼的样子.他的画集曾被制成扑克牌.他粗俗但充满真理的画风很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并为他招来各种审判.但他的修道士雇主一直袒护他.曾著有裸体的玛哈,曾将皇后容貌的缺点画出来。
1、1808年5月2日的起义
戈雅 1814年 布面油画 266×345厘米 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这幅油画中,画家戈雅描绘的是在1808年到1814年间,西班牙人起义反抗拿破仑的侵略。1808年,拿破仑军队入侵西班牙,1808年5月2日,西班牙人民举行起义,受到法军的镇压。马克思这样写道,虽然西班牙国家是死亡了,西班牙社会还是富有生气的,而且它的每一部分都充满着抵抗的力量。
2、5月3日枪杀起义者
戈雅 1814年 布面油画 266×345厘米 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戈雅是1808年5月2日西班牙人民起义的目击者,并站在人民起义一边,
他用自己的画笔热情歌颂了西班牙人民不畏强暴、英勇反抗的爱国主义精神。《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又称《1808年5月3日的枪杀》,是一幅描绘法军镇压起义者暴行的悲剧性作品,一幅英雄主义悲壮激昂的画面。画家将要被杀害的起义战士置于画面上方的视觉中心,突出三个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右边是一位僧侣,在就义前,正作最后的祈祷;中间是位农民,看上去有着一副饱经风霜的面孔,神情坚定地望着夜空,无惧无畏;画家着意描绘一位愤怒之极、高举双手的市民,义正词严痛斥敌人暴行,这是人类英雄的伟大形象。画家以马德里的夜景作为画面刑场的背景,意在表现黑暗笼罩着西班牙。画面聚光于起义者形象,而将法军置于暗部,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又在地面置一灯笼,使一部分光由下向上放射,造成一种动荡不安的气氛。
3、宗教裁判法庭。
画面上一大片、一大片深暗部分,似乎是充满着恐怖的幻影。远处的灰暗面,茫茫然恍惚不定。在这一片绵延不尽的幽灵似的形体中间,活动着一群只有恶魔才臆想得出来的充当法官的僧侣;他们充满着阴谋和残忍、伪诈和愚蠢。在他们中间,我们只能看到一个人的存在一一那在荒唐的高帽子沉重侮辱之下低下头来和在命运面前不得不屈服的被告。在表现所有这些感觉时,绘画不仅运用自己的手段,制造了光和影的混成一片,制造了闪电一样迅速的光线在昏昏冥冥之中的突然出现,而且还制造了可视的形体和精神的形体(是人是鬼反正一样)同一切造型形式的完全脱离。这样,我们就不仅看见了那个主要被告的不取决于肉体美的道德美,而且也明显地看见了那个狞笑的僧侣和那个发号施令、大逞淫威的僧侣以至旁听者中的那个神色痴呆的人物的畜生美。
4、裸体玛哈
玛哈 戈雅 西班牙 1798-1805年 布油彩 97cm×190cm 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藏
5、着衣的玛哈
戈雅 西班牙 1798-1805年 油画 95×190厘米 藏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
6、查理四世的一家
戈雅 西班牙 1800年 布面油画 280×1336cm 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藏
7、
波赛尔夫人肖像 戈雅 西班牙 1805年 54.6×81.9厘米 伦敦博物馆
8、陶器市场 戈雅 西班牙 1778年 布面油画 220x259cm 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9、阳伞
戈雅 西班牙 1777年 布面油画 104×152cm 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藏
10、阳台上的少女 戈雅 西班牙 1800-1810年 布面油画 194.9x125.7cm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11、摘葡萄
戈雅 西班牙 1786-1787年 布面油画 275x190cm 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美术博物馆
12、拿水罐的少女
戈雅 西班牙 1820年 布面油画 68x52cm 布达佩斯匈牙利国家美术馆
13、美丽的姑娘
戈雅 西班牙 1812年 布面油画 181x122cm 法国巴黎里尔博物馆
14、稻草人
戈雅 西班牙 1791-1792年 布面油画 160x267cm 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15、拿扇子的白衣女子
戈雅 西班牙 1804年 布面油画 104.1x82.2cm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16、红衣小孩
戈雅 西班牙 1792年 布面油画 127 x 101.6cm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17、斗牛 戈雅 西班牙 1815年 布面油画 98.4 x 126.4 cm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戈雅生平:
戈雅简介:
西班牙画家弗朗西斯科·德·戈雅(Fraycisco de GoyayLucientes
1746-1828年)的时代正是法国的启蒙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代。生活在西班牙的戈雅显然受到时代气息的感染,成长为一名封建旧传统的反叛者。戈雅既是一位追求新的艺术旨趣和风格的画家,又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
通常美术史家认为,近代欧洲绘画始于戈雅,因为他从思想上到技法上全方位地打破了18世纪的传统,创造了新的艺术。戈雅不顾任何传统形式的束缚,大胆地突破古典绘画题材和构图的限制,自由而率真地表现他那个时代的生活和斗争。
戈雅的油画《1808年5月3日的马德里》直接描绘了法军屠杀西班牙爱国志士的场面,而同时期法国的古典主义画家大卫却借用古代英雄题材来描绘这类主题,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则借用理想中的自由女神的形象来表现。戈雅的油画《铁匠铺》直接表现了普通人的生活,不加任何粉饰,而画家委拉斯贵支仍借用古代神话来表现这类世俗题材。
戈雅作品的构图非常自由,选材十分广泛,常常是随意抓取生活的某一侧面便作为自己创作的对象。他打破了传统的美与丑的界限,把原来视作平凡、卑微的东西提到史诗样的高度加以歌颂和赞美,甚至不惜描绘生活中的丑。戈雅还采用隐喻、幻想、讽刺的手法反映当代社会生活,抨击时弊,自由表达个人的感受。在他那些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中,包含着他对亲眼目睹的权贵们的昏庸和暴行的控诉,也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戈雅似乎在以不同常人的眼光静观世界,对他所效劳的王族权贵也毫不留情,他把这些人的虚伪、贪婪和丑陋统统暴露无遗。可以说历史上还从没有一位宫廷画师像他那样为自己的主人留下如此真切的写照。
戈雅的生平被人们赋予了较多的传闻,就像历史上的米开朗基罗一样,成为后人感兴趣的话题。戈雅出生于一个镀金匠的家庭,自幼勇敢顽皮,很早就显露出绘画天赋。14岁跟随老师学画圣像画,后来到马德里学习绘画,投考美术学院未获成功,于1768年去意大利。
戈雅在意大利学习数年后返回祖国,先在马德里皇家壁毯厂从事壁毯设计,1780年他成为皇家美术学院院士,1789年戈雅被查理四世任命为宫廷画师。18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是画家戈雅一生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生活也十分优裕宁静。尽管戈雅画了许多王公贵族的画像,但是从不美化他们,这也反映出戈雅刚直不阿的气质和憎爱之情。
戈雅46岁那年因患重病而丧失了听力,他仿佛陷入了与世隔绝之中,这种孤独使他完全沉浸在个人的幻想天地里。这时他的感觉变得更加敏锐,思想变得更加深邃,因而他的艺术也变得更加深刻。19世纪初,戈雅开始从事版画创作,尝试石版、铜版等各种版画的制作和印制。在系列铜版组画《奇想集》中,戈雅充分发挥了这种奇特的想象力。当1808年法军入侵西班牙时,戈雅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创作了揭露法军罪行和歌颂西班牙人民的《战争的灾难》铜版组画。直到1824年他才离开西班牙前往法国,定居在波尔多城,最后在那里去世。
戈雅的主要作品有油画《查理四世一家》、《1808年5月3日的马德里》、《裸体的玛哈》。